—— PROUCTS LIST
- 電壓擊穿試驗儀
- 電阻測試儀
- 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試儀
- 拉力試驗機
- 總有機碳分析儀
- 低溫脆性沖擊試驗機
- 完整性測試儀
- 漏電起痕試驗機
- 磨擦磨損試驗機
- 耐電弧試驗儀
- 門尼粘度儀
- 落錘沖擊試驗機
- 垂直燃燒試驗儀
- 熱老化試驗箱
- 氧指數試驗儀
- 泡沫落球回彈試驗儀
- 橡膠硫化儀
- 氣動沖片機
- 啞鈴制樣機
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試儀
- 落球沖擊試驗機
- 阿克隆摩擦試驗機
- 恒溫恒濕試驗箱
- 海綿落球回彈率測試儀
- 塑料球壓痕硬度計
- 毛細管流變儀
- 裁刀
- 海綿泡沫壓陷硬度試驗儀
- 擺錘沖擊試驗機
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定儀
- 熔體流動速率儀
- 平板硫化機
- 簡支梁沖擊試驗機
- 微量水分測定儀
- 制樣機
- 灼熱絲試驗儀
- 疲勞沖擊測試儀
- 缺口制樣機
- 差示掃描量熱儀
- 紫外老化試驗箱
- 可塑性試驗機
- 導熱系數測定儀
- 鼓風干燥箱
- 邵氏硬度計
- 海綿泡沫拉伸強度試驗機
- 電池內阻測試儀
- 石油產品全自動凝點傾點測試儀
- 閉口閃點全自動測定儀
粉末電阻率的測試方案和步驟
粉末電阻率的測量比塊體材料要復雜,因為其值高度依賴于粉末的堆積密度、顆粒形狀、粒徑分布和接觸電阻。因此,標準的測試方法通常要求在與標準樣品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對比測量,或者通過測量壓實粉末的電阻并計算其“視在電阻率"。
下面將為您提供兩種和可靠的粉末電阻率測試方案:四探針法和四電極法(針對高精度和科研),并附上詳細的步驟、注意事項和方案對比。
核心原理與挑戰
原理:基于歐姆定律的衍生公式`ρ=RA/L`,其中ρ是電阻率,R是測得的電阻,A是電流流過的橫截面積,L是電壓探針間的距離。
核心挑戰:
1.接觸電阻:探針與粉末顆粒之間的點接觸會產生巨大的接觸電阻,嚴重影響兩探針法的精度。
2.堆積密度:松散粉末的密度不固定,導致結果重復性差。因此,通常需要在特定壓力下進行測試,以模擬特定應用場景或實現結果的可比性。
3.分布均勻性:粉末需要被均勻、無空洞地填充到測試夾具中。

方案一:采用四探針法的粉末電阻率測試(推薦)
四探針法通過使用兩根外探針通電流、兩根內探針測電壓,有效消除了探針與樣品之間的接觸電阻以及引線電阻的影響,是測量粉末等不均勻材料電阻率的理想方法。
所需儀器與設備
1.四探針測試儀:包含恒流源和高阻抗電壓表。
2.粉末測試夾具:一個絕緣材料(如聚四氟乙烯、有機玻璃)制成的圓柱形腔體。
可移動的上壓頭和固定的下壓頭,兩者均為導電材料(如銅、不銹鋼),作為電流探針。
在腔體側壁,精確嵌入兩個平行的環形電壓探針(通常是金屬環),與粉末接觸。兩個電壓探針之間的距離`L`是固定的。
夾具需要能施加并測量壓力。
3.壓力施加與測量裝置:可以是砝碼、千斤頂或帶有壓力傳感器的壓機。
4.千分尺/游標卡尺:用于測量壓實后粉末的厚度(即`L`)。
5.天平:用于稱量粉末質量。
測試步驟
第一步:準備工作
1.清潔夾具:確保測試腔體、上下壓頭及電壓探針清潔干燥,無之前測試的殘留粉末。
2.稱量粉末:用天平準確稱取一定質量`m`的待測粉末。
3.填充粉末:將粉末緩慢、均勻地倒入測試腔體中,輕輕震動或敲擊夾具外側,使粉末初步平整,避免形成大的空洞。
第二步:施加壓力并測試
4.施加壓力:將上壓頭放入腔體,開始施加壓力。壓力值應根據材料和應用場景選擇(例如1MPa,5MPa,10MPa),并保持恒定。
5.測量厚度:使用千分尺測量上壓頭頂部到下壓頭底部(或參考面)的距離,減去夾具本身的空腔高度,得到壓實后粉末柱的精確高度`L`(單位:m)。
6.連接測試儀:
將上壓頭(正極)和下壓頭(負極)連接到四探針測試儀的電流輸出端。
將兩個環形電壓探針連接到測試儀的電壓輸入端。
7.進行測量:
在恒定的壓力下,啟動四探針測試儀。
施加一個穩定的電流`I`(單位:A),并記錄兩個電壓探針之間測得的電壓降`V`(單位:V)。
為了確保線性,可以改變電流方向(+I和-I)各測一次,取電壓絕對值的平均值,以消除熱電動勢等的影響。
第三步:數據處理
8.計算電阻率:
計算電阻:`R=V/I`
計算橫截面積:`A=π(D/2)2`,其中`D`是測試腔體的內徑(單位:m)。
計算電阻率:`ρ=RA/L`
最終公式:`ρ=(V/I)[π(D/2)2]/L`
9.記錄與報告:
必須在報告中注明測試時的施加壓力和粉末質量(或計算出的壓實密度`ρ_density=m/(AL)`)。
通常在多個不同壓力下進行測試,并繪制電阻率隨壓實密度變化的曲線,以更全面地表征粉末的電學性能。
---
方案二:采用四電極法的粉末電阻率測試(用于高阻或科研)
對于電阻率非常高(如絕緣體或半導體粉末)或要求極其精確的科研場景,可以使用標準的四電極測試系統,將粉末壓制成規定形狀的圓片或長方條進行測試。
所需儀器與設備
1.四電極測試系統(或精密阻抗分析儀/皮安表)。
2.粉末壓片機和模具:用于將粉末壓制成標準尺寸(如直徑13mm,厚度1-3mm)的圓片。
3.電極材料:導電銀漿或金,用于在樣品上制作四個平行的電極。
4.探針臺(可選):用于精確定位四根探針與樣品電極接觸。
測試步驟
1.制樣:
稱取適量粉末,放入模具中。
在設定的壓力下(如10MPa)保壓一段時間,壓制成致密的圓片。
取出壓好的樣品,測量其精確的厚度`L`和直徑`D`。
2.制作電極:
使用掩膜板,在樣品表面通過真空蒸鍍、濺射或涂覆導電銀漿的方式,制作四個平行、等間距的帶狀電極。確保電極與樣品接觸良好。
中間兩個電極是電壓電極,外側兩個是電流電極。
3.連接與測試:
將樣品固定在探針臺或測試架上。
將四根探針分別與四個電極接觸。
通過電流源向外側兩個電極施加電流`I`。
用高阻抗電壓表測量內側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壓`V`。
4.數據處理:
計算方法與四探針法類似:`ρ=(V/I)(WT)/d`
其中,`W`是樣品的寬度,`T`是厚度,`d`是兩個電壓電極之間的距離。
---
方案對比總結
方案一:四探針夾具法
優點:原位測試:直接對粉末進行測試,無需制電極。
可控制密度:能在不同壓力下測試,模擬實際工況。操作相對簡便,適合工業質檢和研發。
缺點:結果稱為“視在電阻率",受壓實狀態影響大。對低電阻率粉末,電壓信號可能較弱。
方案二:四電極壓片法
優點:精度最高:消除了接觸電阻的影響。適用性廣:特別適合測量高電阻率粉末。標準方法:是測量材料本征電阻率的方法。
缺點:
制樣復雜:需要壓片和制作電極,步驟繁瑣。<br>-接觸影響:電極與樣品的歐姆接觸至關重要,否則會引入誤差。<br>-不能連續改變密度:每個密度點需要一個新樣品。
重要注意事項
1.環境控制:濕度對粉末電阻率影響巨大,尤其是吸濕性粉末。建議在干燥箱或控制溫濕度的實驗室中進行測試。
2.儀器量程:根據粉末電阻率的預估范圍選擇合適的測試儀器(微歐姆表、高阻計、皮安表等)。
3.重復性:由于粉末的不均勻性,每個條件至少測試3-5個樣品,取平均值和標準偏差,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。
4.安全第一:使用壓機時注意操作安全;測試高電壓/電流時遵守電氣安全規范。
總而言之,對于大多數工業應用和常規研發,推薦使用帶有壓力控制的四探針粉末測試夾具方案。它能提供在特定工藝條件下具有良好可比性和重復性的電阻率數據。而對于基礎科學研究或對精度要求的場合,則應選擇四電極壓片法。


